学子奔赴三江源 以科学与行动守护高原水脉
7月底,四川大学“高原筑梦生态行,红源共护江河绿”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青藏高原三江源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师生跨越昆仑山雪域关隘、穿行可可西里荒原冻土、踏访三江源碧波湿地,通过沿线考察、入户交流、现场监测等方式,聚焦源头生态保护的重点难点,探寻高原水脉守护的新
7月底,四川大学“高原筑梦生态行,红源共护江河绿”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青藏高原三江源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师生跨越昆仑山雪域关隘、穿行可可西里荒原冻土、踏访三江源碧波湿地,通过沿线考察、入户交流、现场监测等方式,聚焦源头生态保护的重点难点,探寻高原水脉守护的新
真相:这种说法不符合当前技术发展现状。尽管 AI 在情绪识别、基础心理疏导等领域展现了潜力,但在应对复杂心理问题时存在局限。研究显示,面对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时,AI 回应适当率仅为 45%-60%;而在识别自杀意念等危机信号时,准确率比人类治疗师低 13 个
8月25日,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正式揭晓第七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50位青年科学家从1238名申报者中脱颖而出。矿业界梳理发现,3位地矿相关领域学者榜上有名,分别是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员沈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教授刘丽军、清华大学山西清洁
2025年,“深海科技”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预示着我国深海事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下,全民海洋意识提升与深海科技前沿突破将成为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动力。8月24日,由上海科技馆、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联合主办的
连日来,渭源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立足“一老一少”重点群体需求,依托辖区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优质资源,精心策划开展系列科普活动,通过“知识启蒙+安全守护+实践创新”多维发力,累计受益群众近800人次,以科学之光点亮民生温度。
比较合理的推测是,正是因为这里偏僻荒凉,周围茫茫数千里都是海洋,当地的早期土著不知道海洋的另一端还有整片辽阔的大陆,才给自己脚下的岛屿取了这么一个在今天看来有点自大的名字。
8月26日下午,合肥市包河区同安街道王大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公益课堂——“传统文化中的STEAM”。本次活动由王大郢社区妇联、关工委、组织办、文明实践站等部门联合安徽科技报与安徽春雨慈善基金会青少年综合素养工作委员会开展,邀请了辖区青少
8月25日,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科学探索奖”第七届获奖名单揭晓,50位青年科学家获奖,2位吉林科学家上榜。他们均在“信息电子”领域,分别是吉林大学常毅和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李炜。
8月27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农业高温干旱防御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迅速行动、科学部署,最大限度降低农业因灾损失,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奋力夺取全年农业丰收。
2025年暑期,余杭区科协联合区教育局、区妇联、区关工委精心组织了“科普进万家行动”系列活动。围绕”科技+科普+实践“理念,活动推出20场沉浸式科普体验,覆盖1000余名小学生。这不仅是一场科技体验盛宴,更是扎实推进省级儿童友好城区创建工作、着力在教育“双减“
在众多家长关心的“长高”话题中,“哪个牌子的赖氨酸可以长高?”是一个高频搜索词。在众多回答中,Witsbb 健敏思的名字出现得非常频繁,特别是其针对14-18岁青少年的“三次高”3段产品,频繁出现在推荐名单中。它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让我们从科学角度一探究竟!
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生气,这种情绪在人类历史上并不新鲜。早在几千年前的古希腊文献中,怒火就被视作“神的惩罚”;而在中国古代医书里,“怒伤肝”是家喻户晓的说法。传统文化似乎早就把生气和身体健康联系在了一起。
8月27日上午,以“AI在浙江——寻找身边的人工智能”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科普月浙江(杭州)主场活动,在浙江开放大学启幕。这场兼具专业性与科普性的活动,不仅为全国科普月注入了“浙江活力”,更搭建起人工智能技术与大众生活之间的桥梁,让更多人得以更直观地感受AI
8月27日,2025年全国科普月浙江(杭州)主场活动现场,2025年浙江省“十百千万”科学传播专家名单揭晓,湘湖实验室植物光生物转化团队学科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林荣呈,斩获2025年度浙江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TOP10”称号,为萧山科技创新与科学
在高原旅行的攻略里,“喝酥油茶抗高反”“快速跑跳适应缺氧”等偏方仍被频繁传播,可现实是:有人按偏方准备,却在3800米头痛吸氧;有人忽视“提前预防”,刚到高原就因急性高反送医。抗高反从不是“赌运气”,而是需要“科学防护”的系统工程——就像给身体筑墙,既要“内部
脸上反复泛红、痘痘此起彼伏……你是否也曾因为这些皮肤问题感到焦虑?皮肤状态往往一目了然,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变化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各类皮肤问题发生率持续上升。与此同时,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缺乏科学依据的护肤言论,加剧了患
近期,“花蚊子”又开始活跃啦!咱们常说的白纹伊蚊,可不只是叮个包那么简单——它们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罪魁祸首”。每年5到10月,天热雨多,蚊子疯狂繁殖,这两种病也进入高发期。
白内障,作为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困扰着无数中老年人。随着发病率升高,各种宣称能“无需手术、轻松化解”白内障的药物或疗法也层出不穷,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某些中药方剂和眼药水。然而,从现代医学的科学角度来看,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眼药水)被证实能治
“水果摊疗香法”“翻白眼入睡法”“海军极速入睡法”等看似荒诞不经的方法,在网络上被大量传播。这一现象不禁让人思考,这些所谓的“邪修大法”究竟是科学的助眠良方,还是仅仅为博眼球的流量噱头?
你家买房选楼层时吵过架吗?80 后小陈前段时间就跟爸妈闹得不可开交 —— 爸妈攥着老理儿说 “住太高离地气远,阳气弱不长寿”,非要选 1-2 楼;小陈刷手机又看到有人说 “高层空气差、辐射多,寿命更短”,可转头又刷到 “住 8 楼以上早亡风险低” 的研究,直接